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明英宗明 1427 — 146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祁镇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睿皇帝 1435年—1449年
正统 1436年—1449年 十四年九月明代宗即位沿用
天顺 1457年—1464年 八年正月明宪宗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464 【介绍】: 即朱祁镇
明朝皇帝。
宣宗子。
宣德十年宣宗死后嗣位。
年九岁。
次年改元正统
初年,张太皇太后(仁宗后)在世,废十三布政使司镇守中官,任用三杨(士奇、荣、)等旧臣,守仁宣之政
其后,宦官王振渐用事。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死后,王振乃肆。
三杨亦相继去世,益无所忌惮。
十四年,因王振劝,亲征瓦剌也先,至土木堡,兵败被俘。
郕王朱祁珏即位,尊帝为太上皇
次年(景泰元年)得释还京,居南宫。
八年正月大将石亨太监曹吉祥迎上皇复位,改元天顺,史称“夺门之变”。
天顺间石亨先以骄横得罪,下狱死;曹吉祥与侄曹钦以发动兵变,继而败死。
天顺八年正月英宗病死。
英宗讳祁镇宣宗长子,建元正统
十四年北狩,弟郕王祁钰,奉皇太后令即皇帝位改元景泰,尊帝为太上皇帝
景泰元年,帝还自北,居南宫。
七年,夺门复辟,改元天顺
八年崩,葬裕陵。
有御制诗文一卷。
(《双槐岁钞》:北京自元建大都,已有所谓八景,不知何人品题。
至我朝太宗文皇帝因潜渊定天邑,当时翰林诸儒臣胡广辈作八景诗,传播海内。
天顺辛巳端午节英宗睿皇帝赐文武侍臣以扇,有御制七言古诗十首,凡千一百二十言,即前所谓八景,曰:琼岛春云、太液晴波、蓟门烟树、西山霁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芦沟晓月、金台夕照,而益以二景,则东郊时雨、南囿秋风也。
明年壬午,亦以端午赐扇,扇面御制《清暑》、《解愠》二歌,大概言为臣者,仰辅上德,俯恤民穷,助隆代天之续云尔。
盖国朝赐常朝官扇,竹骨铜钉铰,书经传格言以示训饬,越一二日,乃召大僚于内殿,赐象骨银钉铰扇,然但画以物象,其有御制诗,惟此二年为然。
田按:裕陵御制诗文一册,不见传本。
予捡廖道南《楚纪》有赐襄宪王瞻墡御制《襄阳四景歌》云:「适情细脍槎头鳊,洽欢满泛宜城酒。
」又云:「无穷风景岘山亭,亭前数点峰峦青。
新叶满林惊绿暗,骄阳入户延朱明。
」又云:「贤王此日多清赏,台榭虚明隔尘鞅。
瑶阶莹澈水晶帘,冰簟净涵云母帐。
」又云:「满贮寒瓜荐苍玉,细分云飞银丝。
」又云:「飞萤草际流疏景,华月腾辉星耿耿。
广庭清露滴高槐,越苧生凉湘簟冷。
」又云:「鹿门山下行吟客,冒冷寻香日几回?
」词旨韶令,可录入摘句图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弘道元末明初 1315 — 1392年9月30日
人物简介
弘道字存翁号竺隐桐乡密印寺僧。
族姓沈,吴江人
洪武丙辰,住持杭州上天竺,注释《楞伽经》。
后与楚石同被召入,为僧录司左善世
辛未,告老,赐驿驰归。
明年秋,跏趺而逝,世寿七十八岁。
藏于天竺双桧峰云隐塔,独庵少师撰碑铭。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弘道字竺隐姓沈氏吴江澄源里人也。
幼而失恃,鞠于嫂氏。
十年就外傅,日诵数千言,见人诵《法华经》历耳成诵。
年十三,父命礼密印寺云屋慈为师,弱冠薙发,进受具戒,自此为学,孜孜靡懈。
往见元叟端,复归密印。
时庭生五竹,因以名轩,将藏脩焉。
鲁山文公讲授有规矩,乃从学台宗疏钞诸书,罔不通贯。
我庵迁主上竺,诣之。
我庵深言奖励,且曰“为我掌记”。
未期月,入室请益曰:“前承指教,尝于净夜,试以平日所闻返照己心,圆具法界,念念即空、即假、即中,千界如一,事理无碍,若明日以此心对一切境、接一切佛,未免掉散昏沈,不能任运泯合,不知过在何处?
我庵厉声叱曰:“未在,去!
弘道汗流浃背,顿觉平日所闻所行,一切疑碍冰消,遂礼拜。
我庵复谓之曰:“子善护持,他日教绪灰寒火冷之际,以此对扬明廷,重光末运可也。
明洪武初我庵既寂,去从绝宗继
未几,秀之天岩耀退寂广福,请弘道自代,遂拈香嗣我庵
郡守请主慈感,无何,退于澄源溪上,六时礼大悲像,期生净土,为终焉之计。
三年,诏天下高行僧道问鬼神事,弘道建议唯允。
杭之灵山,兵后废败,众请弘道主之,乃偕其徒净珠,畚瓦砾、刜荆榛,重造光明忏堂。
自元季之乱,期忏行法绝闻于时,至是行之,弘道之力也。
初居五竹轩时,梦与大明照师同游灵竺,赋诗有出红尘户外德业至今存之句。
照尝住此山,始悟所梦为有灵应
十年大祖有旨,笺注《楞伽》诸经。
弘道全室具庵同注三经,颁行天下,御制竺隐说赐之。
十五年,迁住上天竺,兼领郡都纲,寻转僧录司左善世
二十四年,以老告间,许之,时年七十七矣。
退处长干,脩一行三昧明年秋八月梦观仁公请为学者讲《妙宗》,至三辈往生观文,忽示微病,顾其徒正谟等曰:“昔我祖法智尝为心境叵得故,染观净,不碍缘生,想成相起,惟色惟心,故当处显现,吾所修念佛三昧以此为准则。
今夕世缘当谢。
”泊然而逝,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三十日也。
世寿七十有八,僧腊五十有九。
火馀,藏舍利于天竺双桧峰之麓,曰云隐塔。
少师姚广孝为撰碑铭。
弘道四坐场,所至莫不兴修,惟灵竺忏堂,其功最钜。
为都纲僧录,三宗诸山有所依怙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德祥元末明初 1330 — 1392年十月十三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僧。
浙江钱塘人字麟洲号止庵
工书能诗。
洪武初住持径山寺
永乐中尚在。
有《桐屿集》。
德祥字麟州钱塘人
持戒律。
书宗晋人,擅名一时。
诗刻苦,高逼郊、岛,有诗曰《桐屿集》。
洪武初,住持径山,临终倚座曰:「一队緌糟汉,我争如尔何!
」谈笑而逝。
姚少师老草书歌》云:「师只今为巨擘,上与闲素争蠙巑岏。
钱塘山水甲天下,秀气毓子为楩楠。
十年不出笔成冢,中山老兔愁难安。
晴轩小试乌玉玦,双龙随手掀波澜。
昨将一纸远寄我,天孙机锦千花攒。
愿师勿置铁门限,从它须索来千官。
搢绅相与叹莫及,便欲夺去加巾冠。
厥声已播不知息,箱箧盛贮光烂烂。
」其为一时推重如此。
吴之鲸武林梵刹志》云:「祥公梦观仁公同参,相与肆力于诗。
仁公以南粤进翡翠,作诗寓讽云:『见说炎洲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静处飞。
太祖怒曰:『汝谓我法网密,不欲仕我耶?
止庵亦以《西园诗》忤上,几不免。
」《西园诗》今载集中,不知所谓忤上者何语,野史流传,不足信也。
祥公有题倪云林周履道书画云:「东海东吴两故人,别来二十四番
」又有《为王驸马赋清真轩》诗,则知公生元季,至永乐中尚在也。
有《和御制赐赤脚僧》诗。
又《句容道中》诗云「十年三度上京华」,则洪武中应召浮屠也。
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时为僧,入元属念旧国,有《风雨》、《望月》诸诗。
汝成志称详博,其疏谬如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麟洲钱塘人
洪武中住持径山,有《桐屿诗集》。
守仁
字一初
富春妙智寺阇黎也。
诗文友德祥
字止庵
仁和人
二公当元末。
有志于行道。
因时危乱。
郁郁不自得。
遂肆力于诗。
并有声于时。
一初尝云。
我辈从事文墨。
非以废道沽名。
盖有不得已也。
止庵云。
诗岂吾事耶。
资黼黻焉耳。
观此。
可知二公之心矣。
一初诗。
清简有远致。
杨廉夫
极称赏之。
又善书。
笔法遒劲。
入我朝被徵。
僧录右善世
时南粤贡翡翠。
一初题诗云。
见说炎州进翠衣。
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
那得秋林静处飞。
太祖见之怒曰。
汝不欲仕我。
谓我法网密耶。
止庵
径山唱道。
为禅者所宗。
风化翕然。
亦以西园诗忤上。
二公皆以诗贾祸。
几于不免。
止庵
律己甚严。
临众有法。
气象巍然。
一初日暮无聊。
颇涉不羁。
不得蒙法门矣。
从是见二公之优劣。
止庵得稍酬初志。
一初则终于不振。
至止庵就化。
倚座示众。
若无经意于死生。
脱然无系。
景光尤可想而见也。
明河曰。
非庄老不行六朝教也。
非诗文不大宋元禅也。
去古渐远。
馀波末流。
自应至是。
然道之真伪。
与夫说之是非。
吾犹得即其言而观之。
至于今则大不然。
椎鲁不文之人。
冒棒喝为禅。
以指经问字为讳。
何暇于诗文。
轻浮躁进之士。
执门户为教。
方入室操戈。
是图何有于庄老。
愈趣而愈下。
六朝宋元间。
法道虽变古。
犹为可观。
因记二师数语。
感时之叹。
莫如今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同时,止庵德祥洪武初亦主净慈,与仁均以悟宗阐教为事。
未几,被徵为僧录右善世,后迁径山主席,二十五年甲戌十月十三日,倚座而寂,寿六十三,所著有《桐屿集》,为诗刻苦,逼近郊岛,尤善书法,时人重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绍宗明初 ? — 1397年1月5日
释绍宗别号遂初
上海陈氏子。
年十三父母舍入里之安国寺
得法于静庵镇法师
天资颖悟戒行精严。
初出说法于杭之长庆寺
大展玄风缁素向化。
次迁吴兴慈感寺
金陵长干守仁法师延居第一座。
一众倾伏。
洪武癸酉应召有事庐山
奏对称旨赐金缕僧伽黎。
擢右讲经。
无何升右善世
丁丑正月五日示微疾端坐而化。
上闻敕遣中使致祭
荼毗日送者数千人徒众奉收舍利遗骨塔于安国寺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绍宗字遂初上海陈氏子。
年十三,父母舍入里中安国寺,得法于静庵镇。
天资颖悟,戒行精严,初说法于杭之长庆寺,大展玄风,锱素向化。
次迁吴兴慈感寺,时金陵长干守仁法师延居首座,一众倾伏。
洪武癸酉,应召有事庐山,奏对称旨,赐金缕僧伽黎,擢右讲经,寻迁右善世
丁丑正月五日示微疾,端坐而化。
太祖中使致祭,荼毗日,送者数千人,徒众奉舍利遗骨塔于安国寺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绍宗字一原号遂初姓陈氏,亦上海人也。
年十三依里中安国寺受具戒,行精严明。
洪武中应召有事庐山,奏对称旨,赐金缕僧伽黎,擢右讲经,迁右善世
后端坐而化,敕遣中使致祭,会者数千人,其徒奉舍利遗骨,塔于安国旧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溥洽元末明初 1346 — 1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6—1426 【介绍】: 僧。
浙江山阴人字南洲俗姓陆
出家于普济寺
研习佛经,旁通儒学,工诗文。
洪武二十二年召为僧录司右讲经
永乐初右善世,曾被诬左迁。
仁宗时乞居南京报恩寺养老。
有《雨轩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南洲山阴人
族姓陆氏。
出家普济寺
洪武中,召为僧录司右讲经,主天禧寺,历左右善世
永乐中,遭谗下狱。
十馀年得释。
洪熙初,归老应天报思寺。
有《雨轩集》。
师。
讳溥洽
字南洲
晚号迂叟
又称一雨翁
姓陆氏
宋宝章阁待制游之后。
世居会稽山阴
祖某。
饶州馀干县
父仁。
甫因家焉。
母周氏。
师生于至正丙戌
自幼闿爽颖异。
父教之诗书。
悟解日益进。
未龀。
已志慕出世法。
有老长戏之曰。
仙人本是山人作。
师应声对曰。
凤鸟终非凡鸟。
为众惊异之。
每入招提瞻佛像。
辄敬礼膜拜。
父母知不可遏。
命于郡之普济寺
礼雪庭祥公为师。
受具上天竺
谒东明日公。
一见器重之。
命典宾客
其仪矩从容秩然。
丛林老宿多推服。
以为难能。
而博究教典。
虽寒暑夙夜不懈。
已而从具庵玘公普福
讲求旨要。
凡诸经籍。
精粗小大之义。
靡不贯串。
而旁通儒书。
间以馀力为诗文。
多有造诣。
玘公命首忏事行三昧法。
自是进于止观明静之道。
洪武辛亥
出世住孤山玛瑙讲寺。
又住苏州北禅。
学徒云集。
师为开演五时八教。
如来一代施化之仪。
无智愚高下。
人人满所欲而退。
一时宗门耆硕。
九皋声公
宗佑公
咸共嗟赏。
谓吴中法席第一。
六年
至杭之下天竺
乃循慈云故事。
建金光明护国。
期忏七昼夜。
为众讲贯无虚日。
太宗皇帝
闻其贤。
召为僧录司右讲经
玉音褒谕。
有通东鲁书博西来意之语。
居长干西丈室三年。
时梦观主天禧。
其徒由高者。
夜梦诣师室及门。
有二神人。
兜鍪金甲。
卫护甚严。
叱止高曰。
寺主在是。
既觉。
诣师告所梦。
且曰。
公其代吾师乎。
踰月梦观卒。
有旨。
命师主天禧。
又三年。
左善世
太宗皇帝
举靖难。
道衍公
有辅翼居守功。
及即位召
至自北京
命主教事。
师以左善世
而己居右。
上嘉从之。
永乐四年诏修天禧寺浮图。
落成之日。
车驾临幸。
命师庆赞。
祥光烨煜。
万众聚观。
天颜愉怿。
时有任觉义者。
忌师之宠。
搆词间之。
左迁右觉义
疏斥。
师不辩。
自处裕如。
既而上察其心。
右善世
仁宗皇帝临御。
以老宿数被召问。
礼遇特厚。
命居庆寿寺松阴精舍。
以自佚。
而上御便殿。
召师入见。
慰劳甚至。
遂奏乞还南京大报恩寺以终老。
从之。
赐佛像经钞若干缗。
给驿舟。
中官护逃。
既至。
明年宣德元年。
七月二十八日。
微疾。
呼寺之住持惟寔
付后事留偈。
诀别其徒云。
清净自在住。
遂化。
春秋八十有一。
僧腊六十有九。
塔全身于凤岭。
送者万馀人。
讣闻。
上遣行人王麟莅祭焉。
师历事列圣。
一以至
而言动必祇礼度。
处物和。
驭众宽。
解逅逢掖士。
喜商论文事。
三四十年间。
钜缁老衲
有文声者。
惟师与衍公耳。
师所著。
有金刚注解附录二卷。
应制及与名人唱和诗若干卷。
国家建法会。
一切科仪文字。
皆师所定。
以贻范于后。
所度弟子。
慈霔圆悟大沾等若干人。
得法弟子。
圆净鸿惠朗等若干人。
宣德元年秋
示寂于南京
弟子奉龛建塔于长干西南凤岭之阳。
复于塔前搆精庐以居。
工部右侍郎庐陵周忱
为之记曰。
公戒行之精。
才望之高。
既已详见少傅杨公塔铭矣。
今之记似可略也。
然予于兹寺之建。
独有感焉。
昔者孔子没。
弟子皆冢于墓。
服心丧之礼三年
丧毕治任将归。
入揖于子贡
相向而哭皆失声。
子贡反庐于墓上。
又三年而后去。
盖师之与弟子。
所以传其道授其业。
有父子之恩焉。
后世此道不明。
当其师之生存反其道。
背之而去者有矣。
能服乎心丧之礼者。
几何人哉。
心丧之礼。
且不能服。
况望其庐墓至于三年六年之久者乎。
予闻。
洽公永乐间
尝为同列所间。
太宗皇帝
欲试其戒行。
系之于锦衣狱。
一时门弟子。
多云鸟散去。
独霔公焦心苦骨。
从其师于患难。
服薪水之劳。
未尝一日去左右。
卒使其获全行业。
蒙被国恩。
大昌其教于晚节。
观其尽心所事。
不以死生穷达。
而有所改易。
此盖士大夫之所难能。
而霔公能之。
予于是重有感也。
是用书以为记。
使后之观于此者。
或因霔公而有所激劝焉。
(有言。
靖难兵起。
师为建文君。
设药师灯忏诅长陵
金川门开。
又为建文君削发。
长陵即位。
微闻其事。
囚师十馀年。
荣国公疾革。
长陵遣人问所欲言。
言愿释漙
长陵从之释其狱。
时白发长数寸覆额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